得過且過的每一天,
其實都是對人生最大的浪費。
1
這個國慶,我參加了畢業10年來,聚得最齊的一次同學會。
都說同學聚會是一場小型的修羅場,此言果真不假。
十年的歲月橫亙中,人生的分水嶺清晰可見。
但令我意外的,是同學高越和老陳的巨變。
上學的時候,高越是班級里的佼佼者,成績優異,相貌也俊朗。
畢業后,又輕松進入父母所在的事業單位,日子過得順風順水。
當我們每天下班苦哈哈考研時,他正舒舒服服地躺在按摩院里。
當周圍人都在為了副業拼命鉆研新技能時,他正沉迷眼前的斗地主。
可是,就在前幾年,高越所在的單位改制,他的名字列在調整人員名單之中。
如今的高越,在一家銷售手機的店鋪里,每月拿著微薄的薪資,身材已經嚴重走形,昔日的陽光少年不再。
反倒是老陳,讀書時成績一般,現在卻混到了公司副總,人也看上去精神煥發。
于是我好奇地問起了他成功的秘訣。
老陳嘿嘿一笑,把手機遞給我,讓我翻看他的朋友圈。
我這才注意到,他的朋友圈里全是運動打卡和讀書筆記。
原來這幾年,他每天下班后依然學習充電,薪資一路水漲船高。有空就鍛煉身體,所以養成了如今的好狀態。
想起羅伯特·帕利亞里尼在他的著作《另外8小時》中提過的 「三八理論」:
上天公平地給了每個人每天三個8小時。
第一個8小時大家都在工作,第二個8小時大家都在睡覺。
人與人的差距,就藏在第三個8小時里。
2
生活中,你是不是經常也這樣:
本想早起去健身,但是日復一日起不來,只想躺在被窩里;
本想學剪輯做個副業,但是一有空又忍不住拿起手機玩游戲;
本想下班后抽點時間考個證書,但是一回家又覺得好累,只想在沙發上葛優癱。
于是,一天兩天過去了,一年兩年過去了。
你發現除了皺紋在提醒自己老去,物價在提醒世界變化,想做的事情一件也沒有做成。
媒體人 @進擊的小飛俠講過一個身邊的故事。
大概在16年的時候,他下班后開始著手在某平台寫文章,并且陸續有了50萬粉絲。
有粉絲,也就意味著有廣告,小飛俠的收入比之前上漲了不少。
這時候,月薪5000的同學大東聽說了此事,眼紅心熱,便跑來向他求教相關的運營事宜。
小飛俠說:「其實沒有什麼秘訣,就是踏踏實實寫文章。只要你的文章寫得足夠好,粉絲自然會關注你。」
大東問:「工作那麼累,哪里有時間寫文章呢?」
小飛俠耐心地說:「別無它法。就是抽時間。抽時間讀書,抽時間寫文章,抽時間改文章。
堅持寫下去,長年累月就是一筆不小的收獲。」
大東頭點得如同搗蒜:「我也要像你一樣,好好寫文章。」
兩年后,小飛俠的粉絲已經到了180萬,他在一次聚會上又碰到大東。
他問大東:「你當時說想要寫文章,現在寫得怎麼樣啦?」
大東擺了擺手:「別提了,下了班累死了,只想回家玩會游戲。寫文章以后再說吧。」
所謂的「以后再說」,最終變成了「無疾而終」。
又過了幾年,小飛俠已經成為自媒體領域赫赫有名的博主,一打聽,大東還在原來的單位,拿著5000的薪資。
現實中,很多人就像大東一樣,想擺脫現狀卻從未付諸行動,羨慕別人卻從未提升自己。
于是只能日復一日地跳進 「羨慕別人——繼續混日子——再羨慕別人」的死循環。
聽過一句話說:
人所有的不快樂,都來自間歇性躊躇滿志,持續性混吃等死。
既無法忍受目前的狀態,又沒有能力改變這一切,可以像只豬一樣懶,卻無法像只豬一樣懶得心安理得……
看起來年紀一歲又一歲地長,其實只是相同的日子重復了一年又一年。
得過且過的每一天,其實都是對人生最大的敷衍。
3
樊登曾說:
如何度過閑暇時間,是決定一個人生活水平高低的非常重要的能力。
利用好人生的第三個8小時,其實就是投資自己,讓自己的能力在無形中得到歷練和提升。
一百多年前,曾經有個數論的難題難住了全世界的數學家:
「2的67次方減去1,結果是不是人們所猜想的質數?」
在沒有計算器的年代,破解它的難度,不遜于「哥德巴赫猜想」。
全世界的數學家們為此絞盡腦汁,都一無所獲。
但在1903年,紐約舉行的世界數學年會上,一個叫科爾的數學家,一言不發,徑直走向黑板,用兩個等式,成功地解決了這個難題。
幾分鐘后,會場爆發出熱烈的掌聲,無數人起立歡呼。
有人問他:「您論證這道題目花了多長時間?」
他回答說: 「3年來的全部星期天。」
作家李尚龍說:
「每個忽然轉型的人,都有著許多平靜努力卻無人問津的時光。他利用空閑的時間做了喜歡的事情,他不是天才,只是個努力的人。」
村上春樹寫處女作《且聽風吟》時,是在自家經營的爵士酒吧下班后寫的;
奧斯勒是一位加拿大的醫生,卻研究出了第三種血細胞,他所有的論文,也都是閑暇時間寫的。
我身邊的朋友A君,這幾年,人生就像開掛一樣。頻繁跳槽,收入飆升。
朋友們都問他成功秘籍,他卻告訴我們,秘訣無他,只有一個:每天抽60分鐘學習。
他用60分鐘學習專業知識、啃一本本著作。
三年堅持下來,他變身為互聯網金融行業的專業人士,順利轉行。
這個世界,天賦和運氣永遠只是加分項,那些看不見的日日夜夜,才是拉開人與人差距的真相。
所以說,你想要減肥,就要抽出時間去運動,哪怕一天運動30分鐘,一個月就能看到明顯的變化;
你想要掌握新技能,就要抽出時間去學習,哪怕一天學習40分鐘,一年就能突飛猛進;
你想要視野更開闊,就要抽時間去讀書,哪怕一天看書20頁,幾年你就可以涉獵百家。
當你真正開始改變,一切的困難都會為你讓步。
所有驚艷的人生,都是用正午的汗水和夜半的淚水澆灌來的。
4
胡適先生在某次演講中,為激勵畢業生,說過這樣一段振聾發聵的話:
你用你的閑暇來打麻將,你也許成個賭徒;
你用你的閑暇來做社會服務,你也許成個社會改革者;
或者你用你的閑暇去研究歷史,你也許成個史學家。
你的閑暇往往定你的終身。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就在第三個8小時的閑暇時光。
當你拿第三個8小時來學習,來提升自己,那麼你的認知、思維都會愈發開闊。
當你拿第三個8小時娛樂,一天兩天看不出來,一年兩年看不出來。
4年、5年、10年以后,差距就會逐步顯現。
所以,從現在起,改變自己,想做的立刻去做,想學的用心去學。
當你能夠克服自己的懶怠,想要的生活就會奔你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