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曰:「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
或追求不止,或心淡如菊,每個人生階段都有不同的風景,讓我們體會著不同的人生滋味。
人生的上半場,被名利所困,被世事所擾,愛過恨過,也算得上轟轟烈烈。
到了人生下半場,才明白人的一生,功名利祿皆浮云,內心的從容才是真。
過好下半生,拼的是四樣東西。
1.拼恢復力
走過半生才發現,誰都逃不開被生活捶打。跌倒了并不可怕,怕的是再也站不起來。
只有那些恢復力強的人,可以在低谷里自我療愈,蓄積力量再次出發。
生活中,很多人一遇到困難就感覺天要塌了,毫無再戰的勇氣。
這種受不得一點委屈和磨難的人,并不能等到好運垂憐;反而會讓他在認命的生活狀態里日漸頹廢。
豐子愷說:人間的事,只要生機不滅,即使重遭天災人禍,暫被阻抑,終有抬頭的日子。
沒有誰一開始就很強大,不過是受的挫折多了,慢慢將玻璃心煉成了金剛鉆。
成年人最強大的魔法就是被困難打倒之后,能有強勁的復原力。
人世間,多的是風霜雨雪,唯有不斷磨煉心性,增強復原力,才有機會再次出發。
無論你正經歷什麼磨難,都不要繳械投降,當我們攀上高峰,來時的困難就成了遙遠的小黑點。
2.拼格局
曾國藩曾說:「謀大事者首重格局。」
格局是一個人的眼界和心胸,是對事物的認知范圍。
《莊子·逍遙游》中,麻雀向大鵬炫耀,它能自由穿梭于大樹枝頭。
眼睛只盯著方寸之間的人,又怎麼能體會大鵬展翅三萬里的遼闊?
《莊子·秋水》中,河伯洋洋得意認為天下美景都在自己這邊,來到北海一看,北海浩淼無邊,才知道以前的想法是多麼幼稚可笑。
一個坐井觀天的人,怎麼能體會世界的廣袤無窮?
大格局的人,往往有著較為縝密的系統思維。
系統思維又好比搭積木,你可能只看到手中零碎的幾個小部件,但在高手眼里,卻已經看到整個模型。
所謂成大事者不拘小節。他們并不是不在乎小節,而是他們看到更高遠的利益,他們懂得取舍,懂得統籌安排,懂得拎取最主要的東西,然后精準發力。
3. 拼心態
人到中年,總是眼睜睜地看著想要的東西再也沒有希望得到,也習慣了得到的東西從手中溜走。
我們糾纏過去,我們精算未來,我們焦慮,我們抑郁。
我們殫精竭慮,卻仍然過不好這一生。
生活在這個世界里,難免會因為世事浮沉擾亂心緒,但首先,我們要學會面對。
如果你覺得所處的環境不好,不妨先放下抗拒的心理,嘗試融入其中,綠葉紅花,總有一樣能入你眼中;如果你覺得現在的生活很糟糕,不如先消散滿面愁云,因為生活就是一面鏡子,你心里充滿陽光,生活才會對你報以微笑。
修得平常心,淡看人間事。人生在世,時時刻刻像處于荊棘叢林之中一樣,處處暗藏危險或者誘惑,這些都是不可預知的。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攀上高峰可能會有下滑的趨勢,游走至最谷底也將觸底反彈,若心不動,任何境遇變故都傷不了你。
4.拼一技之長
唐納德·克雷斯說過一句話:「真正的問題不在于你比過去做得更好,而在于你比競爭者做得更好。」
人生是我們和自己的博弈,但也要與他人賽跑,擁有核心競爭力,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在知乎上看過一個問題,大意是:當你接近 30 歲的時候,最擔心發生哪些事情?
有一個回答非常扎心,他說:「沒有一技之長,陷入失業的恐慌中,隨時都有可能被年輕人替換。」
在成年人的世界里,不出眾,只能出局。
我們總要有一種遠超他人的才能,一門拿得出手的本領,才能在生活的狂風驟雨里安身立命。
作家菲茨杰拉德曾說:「真正的一技之長,會讓生活成功得多。」如果在自己所從事的領域內無足輕重,就經不住任何風吹雨打,隨時會被別人拋在身后。
只有不斷打磨自己,讓自己發光發亮,不管走到哪里,都能獲得別人的信任和尊重。
在人生的賽道上,學歷和背景能決定起點的高低,而核心競爭力才能決定每個人的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