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著名的襄樊之戰,其實是曹操主動發起的。曹操和老對頭劉備在爭奪漢中的時候,關羽關二爺自帶流量地襄樊一線給漢中的老大哥劉備隔空帶貨,搞得曹操一度焦頭爛額。所以曹操從漢中戰略性撤退后,剛到長安,便下令曹仁主動進攻,要給關羽點顏色瞧一瞧。 打漢中,因為補給線太過于困難了,所以我曹操有點投鼠忌器,但是打荊州,完全沒有這方面的顧慮,必叫你關羽好看。
孰料到,曹操此番打翻了上帝的染色盤,歷史轉瞬就呈現出了最為五彩斑斕的模樣來,巔峰關二爺被他逼出來了。
曹仁作為曹操自家將領中能力最全面、戰績最卓著的將領,主動進攻關二爺之后,短短兩三個月就被關二爺大發神威地打進了重癥監護室,率著幾千殘軍躲在樊城不敢出來了。
曹操看著心腹愛將曹仁馬上就要斷氣了,他心里不急嗎?不急自然是假的!但他急也是沒用的,他當時在長安也是不能動的,因為他必須要在長安隔空防御漢中的劉備。 曹操要是離開長安,關中空虛,劉備那個老六要是趁機出川了,那這盤棋就下得比較大了。
也得虧是劉備這位同志有點「及時雨」的感覺,生怕曹操抽不開身,居然率軍回成都「療養」了。沒有外圍牽制壓力的曹操終于可以放心命令于禁率七軍三萬人去火速救援曹仁了。
曹操這次救援行動布置是需要好好說道說道的。于禁是他們家最好的雇傭軍頭子,自帶猛男氣質,敢打硬仗、能打硬仗,部曲泰山軍也是一支有名的鐵軍。這七軍是曹操的陸軍精銳,這三萬人也是曹操當時能拿出來的最大額度的現款了。(別被演義中那動不動80萬軍隊給騙了,蜀漢一輩子就沒有打過舉國兵力10萬以上的富裕仗) 此次曹操派于禁督七軍過來,基本代表著當時北軍的最高級別軍事梯隊來救襄樊了。
平心而論,面對這支百勝陸軍,關二爺陸戰硬拼是很難打過的。為啥?戰場勝負并不是你關羽和于禁單挑去決定的, 部隊的基因、傳統、心氣、性格等等才是他們是否能確保勝利的關鍵。
關二爺秉承不當冤大頭的原則,主動退回了漢水防線,封鎖襄陽,和于禁對峙,等待戰機。
有些見風就是雨的朋友會說這是于禁打跑或者嚇跑了關二爺。但是于禁這次解圍曹仁之所以成功,是因為關二爺出于戰略考慮,主動撤退了。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勝利者對于自己的戰績從來都是不吝筆墨的,你都不知道后面徐晃給曹仁解圍后史官用了多大篇幅,寫的多麼細致入微,徐晃猛將數十年,打李傕郭汜時代就滿世界摻和,結果給樊城解圍占了一生作戰篇幅的三分之一。 要真是于禁把關二爺打跑的,還真不知道史書會把他怎麼夸。
雙方對峙后不久,時間來到219年八月,大霖雨十余日! 西北漢子關羽直接水神附體了。
水這個東西,里面學問很多,什麼至柔至剛那些大道理咱們今天就不說了,光說它在軍事上的主要功能吧。水攻,其實通常是起到困阻敵人的作用。 比如三家分晉前的智瑤水漫晉陽,比如曹操下邳掘水灌呂布,都是引來水把城泡了,然后讓對方在里面等死。 但是這種操作,需要大水量,水量小了不好使。所以需要引水。怎麼引水?需要你去修筑水路,確保水都往你指定的地方跑,工程量十分巨大。所以基本上不太好弄!
但是,不好弄的事情關二爺敢弄,也可以弄!他在樊城地區戰斗很久了,已經非常熟悉這邊的地形了,當他發現于禁駐扎在了樊城西邊的平魯城時,所有的計劃就已經出爐了。 他針對漢末的城墻都是土墻的特點,以及于禁駐扎的平魯城離漢水不太遠的實際情況,策劃了一個方案——引漢水灌城。
漢水離平魯城很近,這就最大限度減少了修建水路的工程量。平魯城是年久失修的土城墻,這就是最佳效果地保證了 「水泡墻、湯泡飯」的目的。
漢水暴漲之時,關二爺找準了角度掘開了漢水堤壩,漢水直沖平魯城而來,直接沖垮了這座城,于禁的所有給養、兵器、盔甲全都來不及收斂,三萬余人被瞬間灌成了小金魚。
會沔水泛溢三丈有馀,城陷;秋,大霖雨,漢水溢,平地水數丈,禁等七軍皆沒
大水沖垮了平魯城的城墻之后,于禁和諸將匆忙間登高望水,發現關二爺此時已經乘著大船殺過來了!
于禁心里那個急呀,跟熱鍋上的螞蟻似的,但他又有什麼辦法呢? 由于軍器、戰甲、給養全部被沖走,關羽又這麼來勢兇猛,于禁百般無奈的情況下,只好率軍投降了。
禁與諸將登高望水,無所回避,羽乘大船就攻禁等,禁遂降
搞定于禁這個外援點后,關二爺準備一鼓作氣去搞定垂死掙扎的曹仁,于是便艦隊開到了樊城。 但是由于樊城不是關二爺主要的水攻點,樊城的城墻并沒有垮,所以關二爺只能展開急攻。
羽急攻樊城
此時的曹仁是啥狀態呢?前面已經被關二爺按在地上摩擦了一段時間,現在又僅僅率著數千(低于5000,否則會用萬,四舍五入的原理)獨守孤城,心里能不急嗎?但曹仁和曹操畢竟一筆寫不出兩個曹字。在 「城不沒者數板;羽急攻樊城,樊城得水,往往崩壞,眾皆失色」和「 羽乘船臨城,圍數重,外內斷絕,糧食欲盡,救兵不至」的情況下,也就是快守不住的情況下,堅決拒絕了手下一干將領的投降建議,力主突圍保留革命火種。。
今日之危,非力所支。可及羽圍未合,乘輕船夜走,雖失城,尚可全身
但陷入絕境的曹軍其實已經士氣接近崩潰了,當初在袁紹老家汝南坐鎮的狠人滿寵說: 水來的快,退的也快,現在聽說關羽已經派手下將戰線推進到了郟縣,之所以不敢長驅直入,就是因為怕咱這幾千人襲他的后!現在要是真走了,汝水以南就不再是國家所有了。
山水速疾,冀其不久。聞羽遣別將已在郟下,自許以南,百姓擾擾,羽所以不敢遂進者,恐吾軍掎其后耳。今若遁去,洪河以南,非復國家有也
敲黑板了!滿寵這話啥意思?人家關羽的勢力和影響力到了哪里了?郟縣!郟縣在哪呢?離著洛陽和許昌已經很近了!要是曹仁這支軍隊真的撤退了,整個汝水以南就跟曹操集團無緣了,曹操也就變成了另一個袁紹了,黃河以北你可以玩,黃河以南見一次打一次。 所以,很多人讀不懂關二爺的威武霸氣,根本問題在于他們讀不懂關二爺打出來的效果,光盯著人家最后被群毆致死了。
曹仁馬上反應過來了,這不能走,咱們一起殉國吧。同志們,不要難過,我曹仁是皇親國戚,都愿意陪著大家一起赴死,大家值了!
仁激厲將士,示以必死,將士感之皆無二
猛男滿寵更加行為藝術,直接淹死自己的坐騎白馬來表達自己的必死之決心。 領導都把輪胎給扎了,下面的兄弟們,你們也別再想跑的事情了。
寵乃沉白馬,與軍人盟誓
狹路相逢勇者勝,曹仁、滿寵等一群必死之人總算強行恢復些許心氣,但也僅限于此。此時的曹軍已經看不到任何希望了,城外一片汪洋,士氣已經快崩了,來勢洶洶的關羽又不是他們能打得過的。
關二爺看到樊城拒絕投降,也不廢話,朝著城北十里的龐德直奔而去。 先打掉你的外圍,看你曹仁還能堅持多久。
仁使德屯樊北十里
龐德和龐德那支漢中兵團(實際上是西涼兵團)是很有必要說一說的。龐德本來就是西涼軍閥馬超手下的一員虎將,後來被馬超當成不動產抵押在漢中張魯那里,張魯投降后,龐德也就跟著歸降曹操了。這是一位相當實在西北漢子,是襄樊之戰中除徐晃外,唯一一個在襄樊戰役中有戰斗表現的將領。他手下的那支漢中兵團也是一支戰斗力十分強悍的野戰軍,人家是天生的騎兵團,這麼多年久經沙場,早已成了百戰之師了。 龐德歸順曹操之后,被拜立了義將軍,封了三百戶的關門亭侯。他的強硬作風和他手下那支野戰雄師是主要原因。龐德這支部隊大概多少人呢?約三千人!他的參考坐標是率領私軍入伙的李典,李典就是靠部曲三千人封二百戶候,龐德應該部曲數目差不多,但因為長期一線作戰(李典一直是搞后勤的),所以多封了一百戶。
關二爺直接找上龐德之后,龐德也不怵!咱已經是降將了,不能再降了。 況且前老闆馬超現在也劉備公司上班,咱要是再跳槽過去,怎麼相處呢?沒辦法,死戰吧!
后親與羽交戰,射羽中額,時德常乘白馬,羽軍謂之白馬將軍,皆憚之
關于龐德與關羽交戰有一個著名橋段,那就是龐德一箭射中了關羽的額頭,把關羽及漢軍驚得一批。大家想一想,關羽當時快六十的人了,還在當時的醫療條件和天氣條件下,關羽要是真被射中了額頭,還能活得下去嗎?還能繼續指揮作戰嗎? 所以「射羽中額」中的「額」大機率是頭盔前額的意思。
關羽率軍把龐德所部圍困后,人狠話不多,直接一頓狂射,先讓你享受一下火力壓制吧!
德與諸將避水上堤,羽乘船攻之,以大船四面射堤上
龐德離著樊城有十里,水勢并沒有兇猛到沖垮他的地步,所以他的裝備沒太大問題。只見龐德還披甲持弓,部曲搭弓射箭,一直打了半天的時間。
德被甲持弓,箭不虛發···自平旦力戰至日過中,羽攻益急,矢盡,短兵接戰
龐德是下定決心要死戰到底了,但是他手下的那支部隊也并不全是他以前的部曲,人家曹操曹老闆在收編這支部隊,就一心要打散原有的編制。此時的龐德不光歸曹仁節制,還被摻入了「雜牌軍」。 人家本來就跟你不是一路人,憑啥要跟你一起赴死?一個叫董衡的將軍準備投降了!
將軍董衡、部曲將董超等欲降,德皆收斬之
龐德一邊清除隊伍,一邊奮力抗戰,直到隊伍全部失去抵抗能力投降后他與麾下兩將坐小船準備逃往曹仁的樊城,但結果被關二爺追上并拿下。
戰益怒,氣愈壯,而水浸盛,吏士皆降。德與麾下將一人,五伯二人,彎弓傅矢,乘小船欲還仁營。水盛船覆,失弓矢,獨抱船覆水中,為羽所得
此一戰,關羽共俘虜三萬人押赴江陵!
羽以舟兵盡虜禁等步騎三萬送江陵,惟城未拔
上述基本上就是關二爺水淹七軍的全過程了, 除了釘子戶曹仁外,襄樊戰場的曹軍勢力基本上被他給收拾了。
這一戰,業界給關二爺的評價是「威震華夏」,很多人覺得這個給關二爺吹牛逼,你特麼威震華夏了,怎麼最后被東吳一個無名小將砍了腦袋了呢?你怎麼敗走麥城了呢?你怎麼連曹仁的孤城都沒拿下呢? 所以,又到了邏輯辯證的時候了,看看關羽的水淹七軍為什麼是漢末的軍事巔峰之作?
首先我們來看看戰爭規模!大家不要對漢末戰爭有誤解,什麼官渡之戰,袁紹率幾十萬大軍南下;什麼赤壁之戰,曹操率80萬大軍南下;什麼漢中之戰,劉備擊敗了曹操幾十萬大軍;什麼夷陵之戰,陸遜火燒連營七百里……漢末都人口衰減到什麼地步了?多少地方變成無人區了?動不動就幾十萬的大兵團作戰,那些戰士都是捏泥人捏出來的?實際漢末的戰爭,幾萬人的投入都算大規模作戰了。關羽的襄樊之戰什麼規模? 曹仁、滿寵、龐德、于禁,還有後來徐晃以及趕過來支援的張遼、樂進,幾乎就曹魏的舉國之戰了。而關羽僅僅是靠著半壁荊州的兵力和資源。
其次我們來看看戰爭效果。直接效果有多細思極恐?關羽俘獲曹軍三萬人是什麼概念?于禁七軍帶來三萬,龐德那應該有幾千,結果俘虜了三萬,這相當于刨除去淹死和戰死的,基本都沒跑了。間接效果呢?關羽為什麼能把這三萬人送回江陵?你要不要安排人手和船只押運?要不要抽出糧食來養活他們?要不要有充足的信心和空間來改造這三萬人? 這些都說明關二爺是以極小的代價取得了極大的戰果,人家手里還有余力,還可以騰出手來干其他事情。長平之戰打得精疲力盡的白起和秦國只能選擇坑殺趙國降卒20萬,大家對比一下吧。
然后我們來看看這一戰的連鎖反應。首先是曹仁、滿寵這樣的猛男都只能在樊城等死了,還有襄陽的老同志呂常也感覺生機全無了。哀莫大于心死,能把這些大領導、大將軍打成這個樣子,有時候比殺了他們更難。另外呢?一輩子不服輸的曹操什麼反應,人家要遷都了,珍惜生命,遠離關羽。還有張遼、樂進的合肥兵團,面對孫權集團襲擾合肥 ,人家擔心的卻是是荊州的同志們能不能活下去,火速支援來了。還有後來,曹操確實調不到援兵了,讓徐晃率領12營的新兵蛋子就往戰場上撲…… 這些都是曹操被打急眼的表現。
最后我們來看看這一戰的深遠意義。關二爺之前的一連串神勇表現,已經成功策反了很多敵軍勢力,在他水淹七軍之后,荊州刺史胡修、南鄉太守傅方也見勢投降了。資源包括人的主觀意識,一般都是主動向強者傾斜的,你關羽沒打出這種恐怖效果,人家曹操集團的高干會投降于你,大公司、大平台不好混一些?然后,曹操的大本營鄴城開始謀反了,謀反的還是曹操魏國的相國老干部鍾繇手下的西曹掾魏諷,嫡系的嫡系都不愿意跟你曹操混了,都不看好你曹操了,這就是關羽打出的恐怖效果。魏諷這次謀反牽涉到了張泉(張繡子)、劉廙兄弟(劉表故吏)、宋忠父子(劉表故吏)、王粲之子(劉表故吏),都是和荊州方面有歷史淵源的勢力。
再算上去年埋下的孫狼等游擊隊開始紛紛蹦了出來,河南尹梁縣、弘農郡陸渾,潁川郟縣等地陸續有百姓起義響應關二爺, 劉備這桿旗幟,什麼時候這麼聲勢浩大過?所以,后面孫權背信棄義要背刺關羽,何嘗沒有忌憚劉備集團的原因在里面?
說一千道一萬,襄樊之戰時的劉備集團是他們離夢想的時候,這就是關二爺的魅力和能力體現。曹操最靠譜的外姓將軍投降了,最精銳的北軍三萬多人也被俘虜了,西北野戰軍的虎將被殺了,本家最倚重的方面軍總司令被困樊城還不知道能不能救出,東南合肥軍團被迫放松防線要支援樊城,剛剛征調的12營預備軍要全部頂上去了,還有各種關羽的粉絲躲在暗處密謀造反…… 他意欲遷都的背后,大家可理解那是一種多深的絕望和心酸?
所以,對于史載「羽威震華夏」這幾個字,大家可以不清楚它背后的頭頭道道,但一定要對它有最起碼的敬畏感。以曹魏歷史為正統的史書,從來都是對關二爺、張三爺等人惜字如金的,但對于這個拐不過去的彎,人家用了威震華夏這幾個字,一定是有道理。
是這麼一戰,是那麼一場雨, 最終成就了關二爺的千古之名,讓曹操產生了自官渡鏖戰后唯一的一次自我懷疑!二爺威武,二爺千古!
但是,該但是了!關二爺和他大哥劉備的創業之路始終是逆天而行, 他們終究不得其時、不得其勢,漢柞將近,無力回天。后面的劇情大家也基本了解,敗走麥城、秋風五丈原等讓人撕心裂肺的場面即將上演。
謹以此篇,供世人反觀自照, 休再胡言二爺浪得虛名之類的荒唐言語。